新闻中心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城市与环境学院获批“西安市生态固碳与土壤质量协同提升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发布时间:2022-10-09      作者:胡胜    点击:[]    分享到:

近日,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获批“西安市生态固碳与土壤质量协同提升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此外,以西北大学为依托单位建设的西安市丝绸之路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国际合作基地、西安市合成生物学技术及生物材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西安市新型低维材料与器件及太赫兹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基地也同时获批西安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至此,西北大学已有西安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6个。

西北大学现有西安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列表

西安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是由西安市科技局设立的具有提升国际科技合作能力、实现高端人才和先进技术引入、完成国际知识产权转移、输出我国科学理念和技术标准、并起到引领示范作用的实体平台。


西安市生态固碳与土壤质量协同提升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西安市生态固碳与土壤质量协同提升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依托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建设,王俊教授担任基地主任。基地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与粮食安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依托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陕西长武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台站、国家林草局陕西西安城市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西北大学地理与生态观测网络等研究平台,围绕典型生态系统固碳增汇过程与调控、土壤碳氮循环及其微生物调控机理、土壤温室气体排放与碳汇提升技术等关键问题,与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巴基斯坦、瑞典等多家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了长期而深入的合作研究,打造了一支富有创新能力的国际科技创新团队,在农田、森林系统固碳增汇与土壤质量协同提升领域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

27E6A

王俊教授2019年访问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与Sainju博士、Ghimire博士开展学术交流

典型案例:旱作玉米农田秸秆覆盖稳产固碳

地表覆盖是我国西北地区常用的保水增产措施,但其对土壤碳库动态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晰。基地自2008年起就在陕西长武布设了长期定位试验,积极与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等国内外专家开展合作研究,针对不同覆盖条件下的农田土壤水碳氮过程进行了系统观测,研究揭示了秸秆和地膜覆盖条件土壤碳氮分组动态规律及其对不同覆盖管理措施的响应机制。研究成果“旱作玉米产量和土壤碳分组对覆盖的响应”发表在美国土壤学会会刊《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引起国外同行广泛关注,美国土壤学会(SSSA)、农学会(ASA)和作物学会(CSA)以Web story形式进行了联合专题报道,被认为是为旱作农田实现固碳稳产提供了一个双赢策略。该报道已被国外四十多家相关媒体网站转发报道。